銀昆高速公路彭陽過境段施工現場。
架設橋梁。
雖已入冬,但在銀昆高速公路彭陽過境段建設現場,挖土方、筑路基、澆筑橋墩,一派火熱景象。中鐵21局銀昆高速公路LJ12-2標項目部工區經理楊戰兵穿著厚厚的棉衣,穿梭在施工現場,監督橋涵施工。
“一個承臺造價210多萬元,如果現場出現不可控的因素,就有可能造成整個承臺報廢。”作為施工管理人員,楊戰兵從第一車混凝土澆筑開始,直至最后一車混凝土澆筑結束,他全程盯控,不敢有絲毫松懈。
銀昆高速太陽山開發區至彭陽(寧甘界)項目,是寧夏“三環八射九聯”高速公路網規劃中“第五射線”的重要組成部分,被列為自治區“十四五”期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十大工程項目之一,其中彭陽過境段項目全長67.477公里,項目概算總投資90.91億元。
“項目重難點工程主要為任灣茹河特大橋深樁基、高墩和連續剛構施工。”中鐵21局銀昆高速公路LJ12-2標項目部負責人惠兵介紹,銀昆高速公路LJ12-2標線路總長9.87公里,工程總造價為10.56億元,工程包括橋涵、路基、防護、排水,其中任灣茹河特大橋全長1169米,是銀昆高速全線控制性工程“四隧兩橋”之一,具有橋墩高、跨度大、樁基深的特點。
施工過程中,建設者們克服降雨、冰凍等不利天氣因素,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,推進工程如期順利實施。其中,任灣茹河特大橋空心墩墩身最高達82米,為了解決混凝土澆筑完后的養生難題,項目部技術團隊總結出一套空心高墩自動噴淋養生系統,混凝土澆筑與自動噴淋同步,通過上下靈活自如噴水,確保高墩混凝土的強度及質量。
“任灣茹河特大橋主墩的大體積承臺混凝土方量達1700立方米,按10厘米厚度澆筑,相當于一次性澆筑3個標準足球場那么大面積的混凝土。”楊戰兵介紹,像這樣上千立方米的混凝土大體積承臺有10多個,一個承臺持續的澆筑時間約32個小時,且必須連續施工。
大體積混凝土施工,如何保證混凝土澆筑體不開裂?項目部聯合東北林業大學科研團隊,建成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自動控制系統,在需要澆筑的大體積混凝土承臺內預埋溫度探測器,按照比例設置水循環的管道,混凝土澆筑完成后,實時監控混凝土內部溫度、進出水溫差、內表溫差及表外溫差。
“當局部溫度過高時,及時采取溫控措施,啟動水循環,帶走大體積混凝土內散發的熱,確保混凝土強度和質量,減少了表面開裂的風險,降低技術人員現場監測工作強度。”項目部通過先進技術應用,確保工程質量。施工現場安全員楊鵬飛每天沿梯子上下檢查40多米橋墩20多次,不放過“蛛絲馬跡”。
“路基工程已完成90%,橋梁下部結構的樁基和承臺已全部完成,橋梁工程已完成70%,橋梁的預制已完成25%。”惠兵說,在保證施工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,突破冬季施工層層困難,仍進行施工作業,以確保項目能夠按期完工。
彭陽縣把重大項目建設作為“強引擎”和“硬支撐”,在常態化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,爭分奪秒推進項目建設。截至目前,銀昆高速公路彭陽過境段路基挖填方已完成93%,橋梁樁基施工已完成92%,橋梁下部結構完成42%,梁板預制完成27%,梁板安裝完成12%;4處隧道開挖完成60%。(記者 剡文鑫 文/圖)